4月30日,证监会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据了解,自2020年3月份首次发布实施《指引》以来,已经历四次修正。本次修改后的《指引》适度提高了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数量及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要求,旨在引导科创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申报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东源投资董事长杨成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修订强化科创属性的要求,是一个积极且必要的调整,其意义在于坚守科创板服务于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基本定位,鼓励科创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引导更多的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整个板块的投资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在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朱奕奕看来,本次修订提升了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的指标,进一步凸显“硬科技”特色,强化了科创板科创属性的要求和板块定位。该修订将引导相关企业钻研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也将引导中介机构提高申报企业质量,推荐真正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稳定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具体来看,本次修改后的《指引》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的门槛,将“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将“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调整为“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科创企业而言,更高的研发投入要求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的力度,强化其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发明专利数量的要求有助于防范科创粉饰,确保科创板上市企业拥有更多的硬核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田利辉进一步表示,这些调整可能会使得一部分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面临挑战,但同时也为真正具备创新实力的科创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市场认可和发展机遇。此外,也将提升科创板企业的整体质量,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投资标的。
同时,《指引》明确,将“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例外条款中“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合计50项以上”同步增加发明专利“能够产业化”的要求。
对此,杨成义认为,通过提高科创板拟申报企业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体现了监管部门对科创板企业成长性和发展潜力的更高期待和要求,将有助于筛选出具有持续营业收入增长潜力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杨成义分析称,上述修订内容也将对市场产生深远意义:一方面,引导企业注重长期发展,通过开展研发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在监管部门和市场的共同筛选下,为科创板注入更具有成长潜力和市场价值的企业,进一步优化科创板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提高科创企业上市的准入门槛,对企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有了更高要求,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科创板企业的信心,提升科创板市场的整体活跃度和吸引力。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