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一大批“测评”平台和博主应运而生。他们打着专业、中立的标签,通过分析、比对商品质量和价格,给出购物建议。然而,记者采访发现,检测方法、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参差不齐。还有第三方测评平台或博主与商家深度捆绑,变相带货,虚假测评……种种操作非但无法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判断,反而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据7月11日《工人日报》报道)
测评得出不同的结论,本应与测评的侧重点、标准和主观体验不同等相关,但是目前市场上测评受到商业捆绑、收费等“场外”因素干扰,而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现象。有不少测评主体已经不再出于监督商品、分享消费经验等单纯动机进行测评,而是走上了以测评营销、以测评赚钱的商业化测评之路。
专业、客观、公正的消费测评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消费参考,帮消费者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商品,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降低消费者的试错成本;也能对企业形成监督效应,有助于企业发现问题,不断优化商品质量和功能体验,提升商品的竞争力。但如果消费测评失去了第三方的中立客观立场,受到各种营销因素的不良干扰,屡屡注水失真,其测评结果不仅不能给消费者一双看“透”商品的慧眼,反而会让消费者陷入更加迷茫的状态,很容易对消费者形成误导。从另一个角度看,种种乱象也会让消费测评丧失应有的监督影响力,沦为商家掩盖问题、虚假宣传、恶意竞争的工具,沦为妨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欺骗消费者的推手。
消费测评本质上属于消费监督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消费监督须恪守法律底线和诚信底线。“第三方消费测评”不能成为随意揉捏的“橡皮泥”,相关测评主体不能任性而为,想咋评就咋评。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消费测评的重视,依法治理消费测评乱象,规范消费测评行为。有必要给消费测评定个法律规矩或监管规矩,针对消费测评的检测方法、标准、流程等发布指南,划清消费测评的权利义务边界和底线,拉出消费测评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禁止“收费乱评”“假测评真带货”行为,要求营销类测评主体标明测评的广告属性,严查打着消费测评的旗号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法律代价,荡涤消费测评领域中的邪气,把消费测评导入诚信、公正、健康、有序的轨道。
同时,相关平台也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格履行主体管理责任,加强对消费测评行为的监督,发现测评主体涉嫌失信违法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并报告监管部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