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北京亮出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352.2亿元,同比增长0.7%。北京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燕南表示,上半年北京在国内国外多重压力影响下,经济情况虽然也曾“行至低点”,但可以总结为“行有波动,始终向好”。专家分析认为,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研发等新兴动能的发展为北京上半年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0.7%
7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上半年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5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其中,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13.4亿元,增长4.8%;二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38.8亿元,下降2.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7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33.5亿元,下降1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375亿元,增长3.3%。
具体而言,上半年经济可以分为“平稳开局-行至低点-恢复回升”三个阶段。根据不同的经济运行表现,上半年可以分成三个时间段去理解,分别是一季度、四五月份、六月份。其中,一季度实现平稳开局,GDP同比增长4.8%。进入到四五月份,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开始显现,并有所加大。到6月份,经济运行进入第三个阶段,呈现出恢复回升态势。
就北京二季度GDP负增长,朱燕南表示,北京经济具有服务型经济、消费主导的特点,疫情对接触性服务行业和消费领域的冲击最大,所以对北京的影响也就相对更明显一些。但疫情是一个短期的外在的影响因素,内部的支撑力量以及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都不会改变。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卞晶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二季度内外部环境出现超预期变化,叠加本市新冠疫苗生产高基数影响,北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困难和挑战,北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经济呈现恢复回升势头。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叶堂林看来,北京许多产业与长三角、珠三角形成配套,经济联系紧密,例如汽车制造业对上海的芯片需求很大。二季度全国疫情零星散发,外地疫情叠加北京本地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北京多个产业,导致了北京二季度GDP负增长。
经济增长点在哪
上半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8个百分点,比1-5月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7.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对此分析,上半年投资增速较快,一方面是由于大量投资项目提前确定,和上半年经济走向关系不大,另一方面,上半年北京举办了冬奥会等大型活动,对于新基建、新工程、服务保障工作的需求很大,推动投资增加。
叶堂林则表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在上半年都有所下降,投资对经济的驱动作用显得格外重要,稳经济、稳消费、稳就业都需要扩大投资力度。
而在投资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数据亮眼。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在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项目带动下增长78.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带动下增长61.7%。
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研发等新兴动能的发展也为北京上半年经济提供了支撑。上半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8381.3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4.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3%,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
王鹏表示,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不仅处于全国前列,在全球范围之内也处于领先位置。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数字经济畅通供应链,实现全国范围内调货,在小范围内实现无接触的安全配送,服务保障民生,保证供需平衡。北京市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方案后,对数字经济投入很大,数字经济也对上半年经济起到了拉动作用。
CPI温和上涨
除了稳经济外,数字经济还有利于平衡供需,稳住物价。王鹏认为,数字经济平台为北京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供需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平台经济和物流保供,疫情期间没有出现大规模供需失衡,物价基本稳定。”
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同比涨幅为1.8%。 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上涨1.1%。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中:交通通信类价格上涨6.7%,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1.5%,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2%,衣着类价格上涨0.9%,居住类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
6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
叶堂林表示,CPI上涨主要是受上游影响,原材料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势必传导到物价上,导致CPI上升。俄乌冲突后,原油价格和国际粮价的上升也导致了CPI的走高。
对于下半年的走势,朱燕南表示,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疫苗生产高基数的影响也还会持续存在,但是大国经济的韧性、政策措施的持续显效以及新兴动能的支撑等,都有助于下半年北京经济继续企稳回升,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