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内部的新变化也在发生。尤其是为保护未成年人而开展的网游防沉迷工作势如破竹,绝非“雷声大雨点小”。
有数据显示,2020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已达到1.83亿人,其中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玩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如果不加以有效预防、有力引导和强力监管,其社会后果将难以估量。
2019年,监管部门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实施了限制。到2021年,监管继续加码。
首先是从供给端严格限制游戏服务时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其次,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强化企业对登录信息真实性的管理责任,防止未成年人突破电子身份信息的限制。在“十一黄金周”开启前的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到实施国家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完善游戏产品分类、内容审核、时长限制等措施。
9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举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目的是要动员社会力量,专项受理大众关于游戏企业防沉迷相关问题的举报。
国家和相关职能部门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动作频频,游戏企业也正在积极参与其中。日前,《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发布,发起单位除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外,还包括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上市游戏公司,莉莉丝、米哈游等新兴未上市知名游戏企业。
事实上,网络游戏企业应当注意分析未成年人沉迷的成因,并及时对造成沉迷的游戏内容、功能或者规则进行修改。《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中明确,游戏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加强游戏防沉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制定具体执行方案和实施细则,全力做好各项防沉迷工作;要建立实行“一把手”责任制,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坚持正确导向,组织对策划、研发、运营等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10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称,为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已于近期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市场执法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文化和旅游部此前已经加大了网络监测和巡查力度,并督办了一批典型案例。笔者查阅发现,典型案例包括了在限定时间之外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未要求未成年人在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时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未依法审批的游戏套用其他游戏版号吸引未成年用户,由于没有版号,无法接入国家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只是空有一个实名制认证窗口,危害极大;未经批准的进口网络游戏供未成年人浏览和下载使用;非法获取和篡改网络游戏的源代码程序,搭建私服运营游戏,在6万余用户中,有1万余人为未成年人等。
从案例的处罚结果可以看到,最少罚款10万元,高的达50万元,严重的则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
公开典型案例的目的是什么? 笔者认为就是为了威慑和警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敷衍懈怠的企业们,同时也为相关执法机构查办同类案件提供经验借鉴和案例支撑。这更有助于推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贯彻落实,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不断做出努力,从源头入手、多管齐下、各方配合堵住漏洞,“60岁老太凌晨拿五杀”的魔幻事件将成为历史。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