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技正文
  • 产生者付费 生活垃圾将步入“计量收费”时代

  • 2021-07-23 14:26:40作者: 李禾 来源: 中国网科技
  •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非居民厨余垃圾处理计量收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非居民厨余垃圾,建议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健全计量收费机制。“根据‘谁产生谁负责,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生活垃圾按量收费将是必然的趋势。”7月19日,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计量收费”有助减少餐饮浪费

      非居民厨余垃圾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和宾馆、饭店等相关企业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杜欢政说,这些单位产生的厨余垃圾数量大、缴纳的资金来源有保障,对这些厨余垃圾按量收费难度并不大。而且在生活垃圾中,首先对厨余垃圾实施“计量收费”,有助于制止、减少餐饮浪费行为,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近60%,年均增速预计达10%以上。厨余垃圾对环境危害大,处理成本高昂。北京市城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北京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为3541吨,如果按每年每吨901元处理费计算,每年政府需承担的成本约为11.6亿元。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餐饮结构与数量的丰富化,厨余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也日益沉重。而且按照当前的情况,意味着“谁产生的垃圾越多,获得财政补贴也越多”,违反了“谁受益谁付费”以及公平性的原则。

      循序渐进开展生活垃圾收费工作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推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合理制定调整收费标准;推行非居民餐厨垃圾计量收费;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户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度。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计量收费方式还需探索。”杜欢政说,按照居民厨余垃圾的实际产生量来收,是最精准的,但如此征收难度大、征收成本高。因此,有人建议按照住房面积、自来水费等来征收。“接下来,还需宣传好垃圾收费理念,在征收方法上实现突破,循序渐进开展生活垃圾收费工作。”

      目前,江西、深圳、成都等地都在厨余垃圾“分类计价、计量收费”方面进行探索。2014年,北京开始要求产生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的非居民单位缴纳非居民垃圾处理费,非居民餐厨垃圾收费标准为100元/吨或11元/桶。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到“十三五”末,力争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44万吨/日。但我国餐饮垃圾2017年产生量为9972万吨,相当于27.3万吨/日,即使规划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都能如期建成投产,处理率也仅20%左右。

      杜欢政说,目前我国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缺口较大。《指导意见》要求合理确定定额和分档,拉大价格级差,体现有奖有罚,充分发挥价格机制激励约束作用,将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此外,收到的费用贴补到厨余垃圾处理运营中,有助于提高设施的运营水平,改变一些项目“脏乱差”的状况,减少垃圾处理“邻避”问题。

      国家机关事务局、住建部等五部委2017年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党政机关等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再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引导全民参与。杜欢政说,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也可能遵循相似的路径,最终步入“分类计价、计量收费”时代。

    (责任编辑:柯晓霁)

    猜你喜欢:

  • 高端制造成引资高地 硬科技成关注焦点
  • 智能算力规模已超通用算力
  •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获得订单超千架
  • “三无”电子烟化身“可乐罐” 吸引未成年人“入
  • 智能时代看电视反而更麻烦了?
  • 平台定价应规则透明、逻辑一致
  • 技术突破、国产化加速 A股芯片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
  • 工业信息安全产业保持高景气度
  • 来深圳光明科学城论坛,听大咖分享科技信息开辟产业
  • OPPO Reno10系列开售,销量创新高,2499元起长焦人像
  • 柔烘精洗,小天鹅本色系列洗烘套装让冬季衣物处理不
  • 云计算守护苏宁818方案揭秘:云资源调度、安全云双
  • F5发布全新AI驱动的应用和API安全功能 全方位护航
  • 大气污染防控形势严峻,TCL卧室新风空调多重防护保
  • 羊毛柔烘获世界制造业大会科技创新奖,小天鹅民族品
  • TCL新风空调618增氧减压挑战赛火热进行中,参与人数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